1)傷口愈合方式有修補與再生。
修補,是指皮膚和組織所發生的缺損進行修復,最終使組織的連續性得以維持,不同程度恢復結構和功能(分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)。
再生,指由損傷處周圍未受損組織中細胞的分裂增生完成的修復過程。
2)傷口愈合分期:
一期愈合:開放性傷口經縫合后愈合,不需肉芽組織填滿深部組織的缺損或死腔,較少瘢痕。
二期愈合:開放性傷口較大,缺損無法一期愈合,且不適合做復雜的重建手術時,需讓傷口形成肉芽組織填滿深部缺損或死腔,逐漸攣縮,上皮形成而達到傷口愈合。此缺損由結締組織取代,瘢痕顯著。
三期愈合:傷口為感染性傷口,或有深部缺損及死腔,會讓傷口以二期愈合后,再進行重建縫合手術,進行愈合。
3)影響傷口愈合原因
系統性因素
1年紀
2慢性病(糖尿病、慢性肝病、腎臟疾病、皮膚結核等)
3營養
4血液循環狀況(如有,須先改善才利于傷口愈合)
5神經受損
6藥物(如類固醇)
7放射線造成皮膚潰瘍,局部皮膚血液減少
8皮膚癌,吸煙,喝酒
局部因素
1外力造成傷口反復受傷,
2過度干燥
3過度水腫
4微生物感染
5血循不良(缺氧易感染)
6過多滲液(皮膚浸泡易損,讓細菌異物侵入)